网上有关“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衢州中专学前艺术学部? 江利增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经表示,“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 。于是,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落实,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出台了1+ X证书﹑“三教”改革﹑职教法修订﹑本科试点﹑《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这些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说明职业教育的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随着“职教20条”的发布和落实,全国职教战线奏响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行曲,职业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
“三教”指的是教师、教材、教法,即教育包含的三大要素:主体、客体与内容,分别对应解决教育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在“三教”改革中,教师当然是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所在;教材是改革的载体,呈现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教法是改革的路径,前面两者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法的变革去实现。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三教”改革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但是“三教”改革是一个综合联动,千头万绪的过程。综合意味着复杂,复杂意味着艰巨,所以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接受巨大的考验。
众所周知,技术的高速变革已经全面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但是以往传统教育课堂对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始终不温不火。这是因为在学校的整个教学、管理场景里面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体系去支持,并且顺利的运转了几十上百年,没有信息化一样可以运转的很好,所以缺乏使用信息化的动力。
但是在当前的疫情下,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闭环被完全打破了,老师、学生全都被关在家里,想要继续进行教学活动,不使用教育信息化工具根本不可能实现。经过这样一波必须线上之后,让大家有了对网络教学较为充分的体验和评估的机会,这样对后续教学形态和模式的演变,势必带来很大的影响。
笔者通过问卷星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此次网络教学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比较大的影响,说明网络教学对老师们的影响不可忽视,必然在内心已经引起波澜。
通过观察上面两图的调查数据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老师们希望学校今后的教学工作模式有所改变,并且愿意视教学内容和学校工作安排而采取多群联播等新颖的网络教学方式。这些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能不能在线下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让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所长?这对贯通线上线下路径,推进“三教”改革有助推作用。
我们需要思考:线上教育有哪些优势呢?
除了数据保存,节省时间也是一大优势。
还有一个好处也不容忽视,老师们选择常学常用,紧跟时代的比例也很高,这说明老师们还是非常愿意接触新鲜事物,有终身学习的意愿的,这些对我们也是一个鼓舞。
那么,线上教育有什么劣势呢?不能面对面交流沟通,不能完全掌握学生情况,尤其课后作业和复习巩固情况。
从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老师们对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示有所担忧。这是人之常情,我们的学习不能完全靠学生自觉。
综上所述,以“停课不停学”为契机,贯通线上线下路径,实现“三教”改革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创新之举。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走过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凸显,加上新一代父母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身份概念越来越淡化,欣然选择职业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变化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利好消息,但是反过来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贯彻落实“职教20条”,是今年职教战线的中心工作,推进“三教”改革,更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如何打好“三教”改革这场战役是摆在每个职教人面前的议题。
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很快,层次很高,这样下去未尝不可。但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次正值“三教”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笔者认为学校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在此次改革中走有学校特色的改革之路。
中国的职业教育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的四十多年来,基本沿袭着“高职是本科的缩版”,“中职是高中的缩版”的模式,不管从教学方式还是从质量评价,几乎都是一个模子。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教育就是只有一个类型。但实际上,它们是形态迥异,各有千秋的两种类型。
值得思考的是,这次“三教”改革和以往的普教改革有什么区别?碰到的障碍和困惑有什么不同?
有人认为,普教改革尚且碰到的阻碍很大,困难很多,实施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职业教育,是否没有改革的必要,或者即使进行改革了也难如登天?
笔者认为,既然两者是不同的教育类型,改革的问题和对策也就不同。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和普教改革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必然联系。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职业教育自身的需求和困境,挖掘自身的资源和特色,力求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
职业学校的公共文化课教学,既和普教的课程有所不同,也和专业课有所不同。从内容和体系上,虽然更倾向于普高,但只是略有相同和重叠,实则要求不同,学情不同,教学方法当然不同。在打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的当今,在中职教育阶段,文化课老师不能照搬照抄普高的教学方式,需要通过更加浅显有趣的教材,更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升造打下良好基础。
而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区别就更大了。如果说,文化课更有利于开展线上线下贯通,那么专业课则倾向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教特色。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正是切中了改革的关键。专业课教材的改革,需要校企合作编写和开发操作手册,活页等模式的配套教材,使专业教材能跟随产业升级及时调整更新。让教材成为范本,而非孤本。
教法的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传统的普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科,“三教”改革的侧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提到教学和教学改革,不得不提教研组。教研组是学校内研究教学问题的基本组织,是教学问题产生和研究解决的主阵地,是架构课程改革同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教研组的建设目标以及相应的教研活动,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三教”改革的过程中,教研组除了完成一些基本职责之外,应该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校本研修不失为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
最近,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的开展,也给校本研修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笔者经过问卷星调查发现,在参考教学资源方面,老师们主要参考了教材配套资源,更多的是平时积累和个人思路准备,而在学科组网络教研成果方面,并没有什么体现,在学科组共享方面,也只是简单的共享现成课件和教材,练习,以及答案等必备资料。这说明,以往的校本研修,尤其教研组研修比较薄弱。那么是不是老师们没有需求或者没有意愿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影响网络教学效果的除了教学方法单一的因素外,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没有交流探讨,说明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环节,还是非常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和探讨氛围,促进自身发展的。
所以笔者认为,在线上线下贯通的理念下,可以先尝试文化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校本研修活动。
之前调查所说的,老师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就是没有人交流探讨,那么现在因为有数据保存,完全可以针对这一节直播课进行全方位点评。或者预先进行教研,教学设计的研磨,再开始网络直播,这样更有针对性的点评。再或者有某方面,某专题的需求,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总之,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较为成熟和典型的课堂教学样例和工具样例,在教研组内部学习领会,最终迁移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达,也完全可以采取跨校或者跨地区的网络教研,减少舟车劳顿,同样可以收获满满。总之,教研组的工作是“三教”改革的基石,教研组的成果是“三教”改革的保障。只有让教师进入学术圈子,享受专业思考,最终建立起积极向上,敢想敢为的教研组文化,才能为“三教”改革保驾护航。
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固然好,但是专业资源利用与开发还需要专家指导。正所谓胡萝卜烧胡萝卜,是烧不出肉味来的。此时还需要教科室发挥“脚手架”的作用,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
在这次“三教”改革中,笔者认为,教科室可以利用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契机,了解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规划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为每位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各种学习展示机会,同时提供一定的专业经费。
其次可以开展必要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梳理,凸显教师的知识盲区和误区,为教材开发和教法改变找准切入点,分清楚哪些是专业培训?哪些是通识培训?
从上图可以看出,教育信息技术是大多数老师的短板,是迫切需要改变的。如果有一个安排合理,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是可以短时间内全面提升的。除此之外,就是针对浩如烟海的资源,如何收集和选择的问题,这是通识培训的范畴,也可以通过培训项目解决。至于教学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这是个人内化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积累和领悟才能产生质的改变的。
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 组织实施、交流评估、验收和落实各类教学常规或者教学改革。 重点是在规划好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并做好交流反馈工作。
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做好各种常规工作,比如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的组织,做好分析交流工作;另一方面,多设“台子”,针对各个层次,各个专题的研修结果,进行公开课或者比赛课的展示,也为上一级的比赛做好选拔工作。
总之,教务处工作就是让教师有展示的机会,也有交流的机会,在实践中检验成效。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和相关配套文件的密集出台,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大幕将徐徐拉起。 但是任何一项改革成功的取得,从来都不是一纸文件或者一项命令可以全然达到的,理念也不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就可以变成现实的,它们必须由那些有理想信念的人去去珍视和实现。一所学校的改革需要国家重视,地方支持,更需要我们自我突围,有大局意识, 才不辜负这大好的发展机遇,开创更加辉煌的事业。
中职三教改革具体内容是
职教三教改革具体指指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1、教师改革: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稳步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制度。
2、教材改革:制定高职教育教材标准,开发教材信息化资源,及时动态更新教材内容。
3、教法改革:以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为教法改革切入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法改革。
教材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教材的改革主要皮晌樱是针对现有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内容,强化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更新教材内容,使其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燃丛能。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职业教育能够提供就业谨拦机会。许多职业需要特定的技能和知识,而职业教育正是为了传授这些技能和知识。通过职业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其次,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都非常重要。
中职三教改革是指教材、教师和教法的改革。以下是具体内容:
1、教材改革。中职教育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材改革的目标是开发出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特点、贴近实际、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材。具体来说,教材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教材结构: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更新教材内容:及时引入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创新教材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材形式,如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案例式教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师改革。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教师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教师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和实习。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3、教法改革。教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法改革的目标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法体系。具体来说,教法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广项目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于“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曼桃]投稿,不代表龙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onghuajy.com/lhzs/202501-360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龙华号的签约作者“曼桃”!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龙华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疫情下谈谈我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