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挑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众多金融机构而言,这一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养老市场潜力。目前,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数字跟美国、OECD国家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大的差距可以看作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但是也是巨大的商机。
参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发展目前明显不足,首先我国老龄金融发展上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很多老人是以个人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第二个是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的养老相关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第三是产业发展理念滞后,对于老年用品,老年金融的重视不够,基本上是观望多、行动少;第四是产业有效的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养老市场亟需模式升级以及供给侧的改革,需要用连锁化、标准化来治愈之前散乱差的状况。
未来十年健康养老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养老金融是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体系。目前,在政府和市场通力合作的背景下,养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轨道,养老服务金融成效初现,养老产业金融持续发力。
但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养老金金融方面,制度设计有待完善,资产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多方因素制约,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加,机遇与风险并存。尽管一系列挑战制约了我国目前养老金融的发展速度,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将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养老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未来前景依然广阔。
养老金融的三大领域:
1. 养老金金融
指的是为储备制度化的养老金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其对象是制度化的养老金资产, 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同时实现保值增值。
具体而言,养老金金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老金制度安排,旨在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趋势、养老金制度体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可持续性困境的背景下, 通过政府、 单位和个人责任分担建立多支柱、 风险分散的养老金制度体系; 二是养老金资产管理,旨在保障养老金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我们知道的三支柱养老金模式,这些支柱里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包括养老金的资产管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图如下
两幅图表达的意思是一样,想看哪幅看哪幅
2. 养老服务金融
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养老服务金融指的是除制度化的养老金以外, 金融机构围绕全体社会成员养老相关的投资、 理财、消费及其他衍生需求采取的一系列有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金融活动,其本质是通过金融创新保障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具体而言,养老服务金融涉及两方面的服务内容, 一是养老财富管理, 包括工作期以养老为目标的财富积累以及老年期养老资产的管理和消费, 旨在开发跨生命周期内平滑消费需求的专业化金融产品, 如银行业的养老理财产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基金业的养老目标基金,保险业的商业养老保险、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及信托业的养老信托等; 二是养老金融便捷性支持, 包括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软件设计以及适老化改造等硬件设施的完善等等。
3.养老产业金融
指的是为与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
养老产业金融业态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社会化养老功能逐步兴起, 养老产业需求不断增加, 但由于养老产业具有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等一系列特征,需要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
总体来看, 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广大国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财富, 从而为实现更加体面的养老提供经济基础, 养老产业金融的目标则是通过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 从而为国民更加体面的养老提供服务保障, 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1、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契机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22亿人,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达到1.25亿。在全国2.22亿老年人中,去除4063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3100万高龄老人,全国至少有1.5亿中低龄健康活跃老人。与高龄失能老人不同,健康活跃老人需求更加多层次、多样化。
从老年人支出结构来看,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显现。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经常性支出占17.3%,医疗费支出占12.8%,家庭转移支出占9.0%,文化活动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2014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以此推算,老年人年度消费市场规模就可达到3.28万亿,其中仅文化活动支出就可达到1048亿元,庞大需求市场蓄势待发。
从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中央文件及黑龙江、四川、贵州已经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可以发现,健康理念融入后的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2017年,随着互联网在老年人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支出结构还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进一步激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
2、2025年前后迎来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在酝酿老龄产业这一概念之初,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刚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医药等少数领域。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上述领域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老龄用品中的电子、助行、康复、护理器材等市场刚性有效需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老龄服务中的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以及居家服务机构成为老龄产业发展新的增长领域,老龄金融中的保险、理财和长期债券等领域也有了积极进展。
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带来了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二是包括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内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从而使老年人口带来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有效刚性需求。随着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考虑到部分人口在60岁之前提前退休,尤其是中青年和壮年人口提前做好养老金融准备的意识增强。
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形成巨量中高端老龄产业有效刚性需求。产业的井喷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根本因素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海量增长。据测算,到2025年前后,中国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将海量增加,将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预示着中国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在2025年前后。在此之前,发展老龄产业的全部努力可以视为迎接这一黄金井喷期的准备期。
3、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仍将是未来发展重点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达到3100万。他们当前的养老服务需求已经凸显,对养老设施、医疗、护理等一系列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预计到2026年,随着上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龄老人集体迈向高龄阶段,我国养老产业界将形成空前的照护压力。但是从我国老年照护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还相当薄弱,养老机构维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以健康老年人为主,以保障贫困人口为主的传统格局。
截至2015年底我国358.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214.7万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仅63.7万人,占总体收住人数的比例仅为29.7%,说明护理型床位依然不足。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全国仅30万养老护理人员。
益养老平台认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等文件中有关“将养老资源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的要求,2017年,我国还将实施有行动力的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方略,加紧建设以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养老护理技术标准、养老护理设施、养老护理政策、养老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内容的养老照护服务体系,满足符合老人身心特征的护理需求。
关于“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书生悦喜]投稿,不代表龙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2-406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龙华号的签约作者“书生悦喜”!
希望本篇文章《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龙华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中国做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